公
告
咸丰皇帝到底怎么死的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30
◆咸丰皇帝到底怎么死的
清朝第9代皇帝咸丰,自幼体弱多病,面如黄土,素有咯血的痼疾。幸得御医指点迷津,说鹿血可治此病。于是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,随用随取,极为便利。也因此,鹿血成

鹿血,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。鹿因体态健美,通达人性,能辨别牧草之良莠,故有仙兽之美誉。野生者常栖于高山、森林、草原,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都有它们的踪迹。
中医学认为,鹿血味甘咸,有补益虚损、和血止血的作用。鹿血含有品类齐全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脂类、微量元素等,可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,并能促进新陈代谢、改善大脑功能、提高抗疲劳的能力。在鹿血中,因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高,故服用后,不仅可激活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,还可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、清除功能,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。
脉诊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30
◆中医切脉趣谈
中医看病,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,俗称切脉,亦称脉诊,切诊。切脉,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,更是中医辨证的“拿手好戏”。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,通过

相传,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,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例,昏迷不醒,众人皆认为他死去。请当时的名医扁鹊判断,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,断言未亡。经他精心调治一周,终使赵“起死回生”。
康熙养生绝密档案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30
苏东坡的“养生四味药”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30
◆苏东坡的“养生四味药”
苏东坡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。有一次,苏东坡的朋友张鹗向他请教养生之道。苏东坡

挥笔写了四味药:一曰无事以当贵,二曰早寝以当富,三曰安步以当车,四曰晚食以当肉。
苏东坡解释说,“无事以当贵”,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禄、荣辱得失考虑得太多,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遥,随遇而安,无事以求,这比大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。“早寝以当富”,对老年人来说,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,尤其是早睡早起,以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富贵。“安步以当车”,指人不要过于讲求安逸,而应多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,多运动才可以强健肢体,通畅气血。“晚食以当肉”,意思是人应该用已饥方食、未饱先止代替对美味佳肴的贪吃无厌。
不怕鬼的苏东坡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30
◆不怕鬼的苏东坡
光明磊落、刚直不阿的苏轼,在北宋嘉佑六年(公元1061年),24岁时就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。
他一到任即逢天旱。为顺应老百姓求雨心切的民意,他写好祷告天地的祭文,与太守

苏轼最疼爱的一个孙子说看见一个蟊贼,穿着黑衣,又黑又瘦,藏在屋里。爷爷便带他去捉,正当四处搜寻不见之际,忽听奶妈倒地尖叫:“我不是黑衣贼,我是你家的鬼。想让我离开,就得请仙姑来。”苏轼知道世界上没有鬼,是有人在装神弄鬼,就断然拒绝说:“不请!”那“鬼”听了口气变软,说:“大人若是一定不请,可否替我写一篇祭文,为我祈祷?”苏轼见“鬼”技穷,又拒绝说:“不写!”“鬼”的条件一降再降,只求给点酒肉。苏轼更加鄙视,坚决不允。那“鬼”被他的凛然正气所慑服,无奈只求烧点纸钱便去。
禅话禅画
作者:飞龙 日期:2006-08-30
苏轼与禅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◆苏轼与禅
作者: 李豫川

宋仁宗赵祯景祜三年十二月(阳历1037年01月)十九日卯时,这位卓越超越、博学多才的大文豪诞生于眉川(今四川眉山)纱zi行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(故址后辟为“三苏祠堂”今尚存)。“门前万竿竹,堂上四库书”。(见苏轼《答任师中、家汉公》诗,其远祖苏味道(648-705年)曾任初唐武则天时期的宰相,工诗善文,与杜甫祖父杜审言(约6645-约708年)、李峤(644-713年)、崔融(653-706年)并称为武后时代的“文章四友”。
经典禅语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论五行中的“金”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真有命运这一回事吗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命运的真相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
事实上,单用‘宿命’或‘自由’这两个名词有时无法解释人生的各种遭遇。语意学告诉我们: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永远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完全。换句话说,语言文字和现象实物之间永远有差距存在。
宿命论和自由论各可以解释人生的若干遭遇。因此,这两种理论都对了一部分。假如我们只赞成其中一种理论,而反对另一种理论,那就错了!因为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种理论不但不相矛盾,而且还相辅相成。
这是什么道理呢?宿命论是以因果法则作基础的。前世修善,所以今生得乐报。前世做恶,所以今生得苦报。这种前因后果的关系,就是一般人所说的‘种豆得豆,种瓜得瓜’。
请诸君注意:惟有在‘为善得乐,为恶得苦’的因果法则下,我们的自由才有意义,才有保障。否则,为善不一定得乐报,甚至以后还会受苦,那我们自由地选择行善,岂不是失去了保障,那有人敢再行善?打个比方来说,因为‘种豆一定得豆,种瓜一定得瓜’,所以,农夫的自由选择,才有了意义和保障。所以他才选择了种豆。万一种大豆不会得大豆,而得了苦瓜啦、酸果啦、毒菇啦、野草啦………那么,农夫的自由选择还有什么意思呢?
创造佛教的人是谁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◆创造佛教的人是谁
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。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,名叫悉达多,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。他在幼年的时候,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,及至年纪渐大,看见世界上

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,他放弃了富贵荣华,出家修行。在修行的时候,受过许多艰苦,时常忍着饥饿,但却绝不因此灰心。到了三十岁的时候,就得了道,成了佛。成佛以后,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,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,就可以解除苦恼,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。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,说了四十九年,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。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,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。我们经常谈起的佛,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。
【释迦牟尼佛】
乖巧乌龟“恋”主人 投放江中又爬回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
佛教在线2004年8月9日讯 7年前喂养的一只乌龟,竟然被主人养“驯”了,放到外面甚至投到门前的江中,仍会准确无误地爬回主人家,在安徽铜陵县大通镇一居民家里就养着这样一只“恋”家的彩龟。
据了解,家住铜陵县大通镇永平渡口鹊江边的居民江龙发1997年在江边花15元钱买了一只纽扣大小的乌龟,回家当宠物养,由其老伴吴秀凤女士精心“管理”。这只龟很乖巧,吴女士的小孙子经常将龟拿到屋外放玩,虽然其住房离江边仅10米之遥,有时小孙子忘记把乌龟带回家,但没多久,小乌龟又准确无误地爬回“家”中,如此多次;后家人有意将乌龟投到门前的江中,它只在长江里“玩”了一会后又自个儿回“家”了,镇上的居民无不称奇。
据介绍,这只龟学名“巴西彩龟”,其背、腹透现的七彩颜色十分好看。据主人介绍,这只龟目前体重1100克,是只母龟,已产下6枚龟蛋。据该市白鳍豚养护场场长董明俐先生介绍,像这样被养“驯”的乌龟并不多见,被养“驯”的原因是由专人喂食调教,并养成了一定的习性,使其离开后可回到原来的地方,董场长同时介绍,这是一只热带龟,特点是长得快。
摘自陇原佛学网站
生动的罗汉图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◆生动的罗汉图
罗汉,是梵语arhat的主格“arhan”的音释“阿罗汉”的简称,意为应受尊敬、供养的人。在佛教兴起的时代,是印度各宗教对应受尊敬的修行者的称呼。在小乘佛教中,最初佛也称阿罗汉,后来将佛与罗汉分开,特指断绝一切烦恼、超脱生死轮回,达到最高境

我们已知道十六罗汉在古印度佛教中已成立。唐代开始十六罗汉的信仰在中国普及。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的信仰是中国唐末以后形成并广泛普及开来的。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的。北宋时期,已有很多画家画十八罗汉图,至于五百罗汉也于十八罗汉一样,为中国独创。
宋以来的罗汉画像流散于海外的有不少。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、京都的清凉寺、大德寺、高台寺、相国寺、等处,收藏了一批中国古代罗汉画像,这期刊登的是其中的一部分,以飨读者
实相、真如、中遣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佛像的服饰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信仰与和谐家庭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南京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体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◆南京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体
北京时间20068月17日下午17点23分,南京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体。一段来自网友天下的原创视频证实了这个消息。这个消息是一位

谁知道太阳到底有多大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《节气歌》拾趣
作者:渊哲 日期:2006-08-29
◆《节气歌》拾趣
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独到之处,最早出现于汉代。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,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。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360度,分成24等份,每份15度(大约半月时间)就有一个节气。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,依次称为: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。两千多年来,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,发挥了重大的作用。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风格各异的《节气歌》。
下面是一首便于城乡人民使用的简短的《节气歌》: